这些老派的、动手的爱好正在卷土重来——这是有原因的

关键要点
- 舒适、怀旧的爱好正在重新兴起,成为平衡压力、数字倦怠和忙碌文化的一种方式。
- 手工制作、烘焙和园艺等动手爱好可以促进专注力、调节神经系统和增强自信,从而有助于心理健康。
- 你无需具备艺术天赋或高产,只需保持好奇心。从小事做起,慢慢来,享受这个过程。
在这个屏幕疲劳、沉迷于刷屏、不断“优化”压力不断的时代,一种悄无声息的趋势正在许多人的内心(以及神经系统)中蔓延。一些温馨的、模拟的爱好——比如编织、烘焙、手工刺绣和拼图——正在经历一场全面的复兴。
这些被亲切地称为“奶奶爱好”的活动,节奏缓慢,触觉灵敏,为永远在线的数字世界提供了一剂平静的良药。它们的作用不仅仅是消磨时间,还能帮助人们感到情绪踏实、精神充沛、创造力得到满足。
“奶奶爱好”为何再次流行
几个月前,我和室友开始在晚上下班后一起做手工。这比刷抖音要费劲一些,但也更能让人平静。
我采访了作家兼纤维艺术家安迪·里夫斯(Andie Reeves)。作为开普敦手工艺俱乐部 (Cape Town Craft Club) 的创始人,里夫斯亲眼见证了老奶奶们手工爱好的复兴。该俱乐部举办线下手工艺圈和工作坊。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远离屏幕的真实触觉体验,”她说,“年轻一代对生活的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的喧嚣文化,重视自我关怀,并对可持续发展充满热情。手工艺的缓慢而专注的本质就体现了这一点。”
它也成为了在这个千篇一律的世界里定义自我的一种方式。“我们身处一个推崇独特性的时代,还有什么比你亲手创造的东西更独一无二、更专属呢?”里夫斯说道。
什么算作奶奶的爱好?
让我们先明确一点:“奶奶的爱好”是用来表达爱意的,而不是贬义。这些爱好历来与老一辈人息息相关——科技含量低、平和、亲自动手。
一些常见的例子包括:
- 针织和钩编
- 十字绣和刺绣
- 陶瓷
- 绘画、素描和粉彩画
- 园艺或种植草药
- 从零开始烘焙
- 写信
- 拼图和棋盘游戏
- 观鸟
- 绗缝或拼布
“这些低科技、触觉刺激的爱好能带来缓慢的节奏、感官的参与,以及无压力的创作自由——这些都是现代生活中我们渴望的,”纽约艺术治疗师艾米丽·夏普说道。“我经常将这些活动融入我的艺术治疗工作和静修中,因为它们有助于情绪调节,减轻焦虑,并创造一些快乐的微时刻。”
心理健康益处——心理学支持
当然,它们很温馨。但祖母的爱好也可能对你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帮助。
一项2025年的系统评价回顾了19项研究,发现了一些证据表明手工制作可以改善心理健康。1
《公共卫生前沿》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创造性的爱好可以极大地促进公众的心理健康。2
方法如下。
正念与心流
手工制作、缝纫、烘焙——这些都不是你在刷着厄运刷屏或幻想灾难时可以做的事情。它们迫使你放慢脚步,活在当下。
“手工制作可以放慢大脑的运转速度,使其进入更专注的状态,”咨询师、Keystone Therapy Group 创始人、资深钩针编织师 Kim Rippy说道。“手工制作是一种触觉体验,它能提升我们大脑专注于使用材料进行创作的当下感受的能力,从而再次将我们的思绪从焦虑中拉出来。”
这种对当下的意识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心流状态”。这些温和、沉浸式的活动帮助我们进入专注平静的空间。
里皮说,慢生活爱好能调动你的感官,帮助你专注于当下。“老奶奶式爱好直接激发我们的五种感官——尤其是视觉、触觉和嗅觉——这能让我们的大脑更专注于当下的体验,而不是让思绪把我们拉向外部世界,”她补充道。
减轻压力
夏普解释说,即使是重复简单的动作也能让神经系统平静下来。“我很乐意推荐这些活动,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客户减缓思绪奔涌,调节呼吸,并平复情绪上的压抑,”她说。
“创造性的爱好可以帮助我们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也就是身体处于平静的休息和消化状态,”她说。“我亲眼目睹过一些客户通过开展创造性练习,从焦虑的压抑中走出来,变得踏实。”
有趣的是,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只需10分钟的绘画就能改善情绪,减轻压力。如果你每天画画至少一个月,效果会更显著。3
德雷克·JE。描绘了一幅生理和生理的好处。《美学、创造力与艺术心理学》。2019;13(3):338-347。
放弃完美主义
如果你想要一条完美的围巾或蛋糕,你可以从专业人士那里购买。我们选择亲手制作,并非因为追求完美的结果,而是因为我们享受这个过程。
里皮经常鼓励她的客户进行一些慢节奏的爱好来缓解压力——通过这样做,他们学会了解决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
“我亲眼目睹过客户允许自己的爱好不‘完美’,从而减少他们在爱好之外给自己施加的日常压力,”里皮说。
这是与数字世界的一次突破
一边绣花一边玩末日卷轴可真难。相信我,我试过了。
玩笑归玩笑,工艺品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将我们从(常常令人上瘾的)数字世界中拉出来——这个世界常常会压倒我们的神经系统,让我们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并消耗我们的注意力。
我很乐意推荐这些活动,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客户减缓纷乱的思绪、调节呼吸、平复情绪。
— EMILY SHARP,LCAT,ATR-BC
“拿起钩针、画笔或面包食谱,都能让你重新感受到简单的感官愉悦,”夏普说道。“当你挥动双手,让思绪飘荡时,你也在触及手机屏幕之外的自我。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培养的。”
社区与联系
慢生活不一定要孤独。手工圈、书信俱乐部和烘焙交换活动,都能营造出轻松的社交氛围,培养归属感和友谊。
里夫斯说,开普敦手工艺俱乐部的聚会“只有一半是关于制作的,另一半是与其他人在一起的乐趣。”她经常听到会员们说:“谢谢你们让我走出家门”,或者“我真的需要这个”。
就连形式也鼓励了彼此的交流。“当每个人都忙着做事时,尴尬感就会消失,”她补充道。这意味着不会出现尴尬的沉默,而且破冰机制已经内置——你只需询问对方的项目情况,或者称赞他们的技能即可。
如何开始(不被淹没)
如果您从小学开始就没有拿起过画笔,请不要惊慌——没有一种“正确”的方法来开始奶奶的爱好。
以下是一些提示:
- 从“入门爱好”开始。“很多人一上来就直接开始学针绣或钩针编织,一旦学不好就打消了念头,”里夫斯说。不如尝试一些更容易上手的东西。里夫斯推荐十字绣、涂色书或简单的串珠工具。
- 允许自己成为初学者。你可能不会马上就很厉害。没关系——毕竟没人厉害。我们第一次尝试的钩针编织作品不会像Pinterest上那些爆红的惊艳作品那样,这没关系。“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往往是精品中的精品,”里夫斯说。“我的意思是,我不会上传我第一次尝试编织的、非常普通的作品的照片。”
- 如果你喜欢,可以尝试社交活动。加入手工俱乐部,和朋友交换食谱,或者找一个舒适的在线小组。另一个建议是寻找你所在地区的“绘画与品鉴”活动或园艺工作坊。
记住,你的手艺不必非得“好”才对你有益。 “创作的意义不在于创造出完美的成果,也不在于为了卖东西——而在于纯粹为了享受其中的乐趣,”夏普说。“创作的意义在于挑战自我,以安全的方式承担创造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