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类型的逃避现实可以激励人们参与跑步,但用跑步来逃避消极的经历而不是用跑步来逃避积极的经历可能会导致运动依赖。
休闲跑步对身心健康有很多益处,但有些人可能会发展出运动依赖症,这是一种对体育活动的上瘾,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令人震惊的是,即使在休闲跑步者中,运动依赖的迹象也很常见。《心理学前沿》发表的一项研究探讨了逃避主义的概念是否有助于我们理解跑步、幸福感和运动依赖之间的关系。
“逃避现实是人类的日常现象,但人们对其动机基础、它如何影响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结果知之甚少,”该论文的主要作者、挪威科技大学的弗罗德·斯滕森博士说。
奔跑是为了探索还是为了逃避?
“逃避主义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活动、一种娱乐形式等,帮助你逃避或忘记不愉快或无聊的事情’。换句话说,我们的许多日常活动都可以被解读为逃避主义,”斯滕森说道。“逃避主义带来的心理回报是降低自我意识,减少沉思,以及从最紧迫或最令人紧张的想法和情绪中解脱出来。”
逃避主义可以恢复视角,也可以转移人们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注意力。适应性逃避主义,即寻求积极体验的逃避主义,被称为自我扩展。而适应性不良的逃避主义,即回避消极体验的逃避主义,被称为自我压抑。实际上,跑步既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逃避。
“这两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源于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为了促进积极情绪,另一种是为了防止消极情绪,”斯滕森说。
用于自我扩展的逃避行为不仅能带来更多积极影响,还能带来更多长远益处。相比之下,自我压抑往往会压抑积极和消极情绪,最终导致回避。
与运动依赖相关的自我抑制
研究团队招募了227名业余跑步者,男女各半,跑步习惯差异很大。他们被要求填写问卷,调查逃避现实和运动依赖的三个不同方面:逃避现实量表(衡量自我扩张或自我压抑的偏好)、运动依赖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旨在衡量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
科学家发现,喜欢自我扩展的跑步者和喜欢自我抑制逃避现实模式的跑步者之间几乎没有重叠。自我扩展与幸福感呈正相关,而自我抑制与幸福感呈负相关。自我抑制和自我扩展都与运动依赖有关,但自我抑制与运动依赖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两种逃避现实模式都与年龄、性别或跑步时间无关,但都会影响幸福感和运动依赖之间的关系。无论一个人是否满足运动依赖的标准,对自我扩展的偏好仍然会与他们更积极的幸福感联系在一起。
虽然运动依赖会削弱运动可能带来的健康益处,但感知到的幸福感下降似乎既是运动依赖的原因,也是其结果:运动依赖既可能由幸福感下降所驱动,也可能加剧幸福感下降。同样,体验积极的自我扩展也可能是促进运动依赖的心理动机。
“需要更多采用纵向研究设计的研究来揭示逃避现实的动机动力和结果,”斯滕森说。“但这些发现或许能启发人们理解自身的动机,并能为那些在活动中表现不佳的人提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