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或您的亲人是否正在遭受暴食症的困扰?探索这种饮食失调症的警示信号、症状和治疗方法,以及其成因、副作用和健康风险。
什么是暴食症?
我们很多人在感到孤独、无聊或压力时都会转向食物。但如果你患有神经性贪食症,暴饮暴食更像是一种强迫症。贪食症的特点是频繁暴饮暴食,然后会采取极端措施来避免体重增加,通常包括呕吐、服用泻药或过度运动。
这种暴饮暴食和催吐的恶性循环会损害你的身体和情绪健康。它会损害你的消化系统,造成体内化学失衡,损害包括心脏在内的主要器官的功能。它甚至可能致命。
虽然暴食症在年轻女性中最为常见,但它会影响所有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当你与饮食失调作斗争时,生活就像一场持续不断的斗争,一边是减肥的渴望,另一边是难以抗拒的暴饮暴食冲动。你不想暴饮暴食——你知道之后你会感到内疚和羞愧——但你一次又一次地屈服了。暴饮暴食结束后,恐慌开始蔓延,你开始采取一些极端措施来“消除”你的暴饮暴食,比如服用泻药、催吐或进行剧烈跑步。
无论你感觉自己深陷这种恶性循环的泥潭多么深,希望依然存在。通过治疗和支持,你可以打破这个循环,学会以更健康的方式管理不愉快的情绪,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并非所有暴食症患者都会清除
需要注意的是,暴食症并不一定意味着“清除”:通过呕吐、使用泻药、灌肠剂或利尿剂等方式将食物从体内排出。如果你通过禁食、过度运动或快速节食来弥补暴食,这也属于暴食症。
我有暴食症吗?
问自己以下问题。答案越多,你患暴食症或其他饮食失调症的可能性就越大。
- 您是否对自己的身体和体重很着迷?
- 食物和节食是否主宰了你的生活?
- 您是否担心一旦开始吃,就停不下来?
- 您是否会吃到感觉不舒服?
- 吃完饭后,您是否感到内疚、羞愧或沮丧?
- 您是否通过呕吐或服用泻药来控制体重?
贪食症的体征和症状
如果你患暴食症已有一段时间,你可能已经“用尽一切办法”来掩盖你的暴饮暴食和催吐习惯。难以控制自己进食会感到羞耻,这很正常,所以你很可能独自暴饮暴食。如果你吃了一盒甜甜圈,你会换掉一些,这样你的朋友或家人就不会注意到。为了避免被收银员猜到,你可能会去四个不同的超市买东西。
但尽管你过着秘密的生活,你最亲近的人可能已经感觉到有些事情不对劲。
暴饮暴食的迹象和症状
无法控制饮食。无法停止进食。进食直至身体感到不适和疼痛。
吃饭时保持秘密。等别人都睡了才去厨房。独自一人外出觅食。想在私密的环境下吃饭。
吃大量食物但体重没有明显变化。
食物消失、垃圾中出现大量空包装纸或食物容器,或隐藏垃圾食品。
在暴饮暴食和断食之间交替。很少吃正常的饭菜;在食物方面,要么全吃,要么全不吃。
清除体征和症状
饭后去洗手间。经常饭后消失呕吐。用流水掩盖呕吐的声音。
饭后服用泻药、利尿剂或灌肠剂。或者服用减肥药或使用桑拿来“出汗”排出水分。
呕吐物的味道。浴室(甚至患者本人)可能闻起来有呕吐物的味道。可以用漱口水、香水、空气清新剂、口香糖或薄荷糖来掩盖。
过度运动。剧烈运动,尤其是在饭后。典型的活动包括高强度的卡路里燃烧,例如跑步或有氧运动。
身体体征和症状
将手指伸入喉咙催吐,导致指关节或手上出现老茧或疤痕。
由于反复呕吐导致脸颊肿胀,像“花栗鼠” 。
呕吐时牙齿接触胃酸后变色。可能呈黄色、参差不齐或透明状。
体重不轻。患有贪食症的男性和女性通常体重正常或略微超重。清除期间体重过轻可能表明患有清除型贪食症。
由于暴饮暴食和催吐交替发生,体重频繁波动,波动幅度可达 10 磅或更多。
贪食症的原因和风险因素
暴食症的病因不止单一。虽然低自尊、对体重和体形的担忧是主要原因,但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您可能难以以健康的方式管理情绪,并将进食作为情绪释放的方式,在感到愤怒、沮丧、压力或焦虑时,会暴饮暴食、催吐。
贪食症的原因包括:
- 糟糕的身材形象。 我们的文化强调瘦和美,这会导致人们对自己的身材不满,尤其是那些饱受媒体不切实际的理想身材形象轰炸的年轻女性。
- 自尊心低下。 认为自己无用、无价值、缺乏吸引力的女性或男性,容易患上暴食症。抑郁症、完美主义、童年虐待以及充满挑剔的家庭环境都可能导致自尊心低下。
- 创伤或虐待史。 患有贪食症的女性似乎更容易遭受性虐待。贪食症患者的父母也更有可能存在药物滥用或心理障碍。
- 重大生活变故。 暴食症通常由压力性变化或转变引发,例如青春期的身体变化、离家上大学或感情破裂。暴饮暴食和催吐可能是应对压力的消极方式。
- 注重外表的职业或活动。面临巨大形象压力的人容易患上暴食症。高风险人群包括芭蕾舞演员、模特、体操运动员、摔跤运动员、跑步运动员和演员。
暴食症的影响
患有贪食症,你的身体,甚至生命,都处于危险之中。贪食症最危险的副作用是由于清除而导致的脱水。呕吐、泻药和利尿剂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最常见的形式是低钾血症。低钾血症会引发一系列症状,从嗜睡、思维混乱到心律不齐甚至死亡。长期低钾血症还会导致肾衰竭。
贪食症的其他常见并发症和不良影响包括:
- 体重增加
- 腹痛、腹胀
- 手脚肿胀
- 慢性咽喉痛、声音嘶哑
- 眼睛里的血管破裂
- 脸颊和唾液腺肿胀
- 虚弱和头晕
- 蛀牙和口腔溃疡
- 胃酸反流或溃疡
- 胃或食道破裂
- 月经中断
- 滥用泻药导致的慢性便秘
寻求暴食症的帮助
如果你患有暴食症,你一定知道那种失控的感觉有多可怕。知道自己正在伤害自己的身体只会加剧恐惧。但请放心:改变 是 可能的。无论你与暴食症抗争了多久,你都可以学会打破暴食和清除的循环,培养更健康的食物和身体态度。
暴食症康复步骤
承认你有问题。 暴食症康复的第一步就是承认你有问题。让你感觉好起来的不是减肥或控制饮食,而是改变你与食物的关系。
寻求支持。 向别人倾诉你的暴食症经历可能会很困难,尤其是如果你长期隐瞒自己的问题。虽然你可能会感到尴尬、羞愧,或者害怕别人的看法,但你需要明白,你并不孤单。找一个愿意倾听你、不带任何评判的人倾诉,并在你努力康复的过程中给予你支持。
避开那些会引发你暴饮暴食或催吐欲望的人、地点和情况。 例如,远离减肥网站和宣扬暴食症的“助长暴食症”网站。避开时尚或健身杂志,结交一些不经常节食或谈论减肥的新朋友。在制定膳食计划、阅读烹饪杂志和节目时,你也可能需要谨慎。
解决任何潜在的情绪障碍。暴食症患者通常还会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寻求针对共存疾病的帮助对暴食症的康复至关重要。
贪食症治疗
为了停止暴饮暴食和清除的循环,重要的是尽早寻求专业帮助,坚持治疗,并解决导致暴食症的潜在情绪问题。
训练有素的饮食失调专家的建议和支持可以帮助您恢复健康,学会再次正常饮食,并对食物和身体形成更健康的态度。
贪食症的治疗
由于暴食症的核心在于糟糕的自我形象和低自尊,因此治疗是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暴食和催吐行为通常会让人感到孤立和羞愧,而治疗师可以帮助缓解这些感受。
治疗贪食症的首选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针对的是贪食症患者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以及引发这种行为的不切实际的消极想法。
以下策略也可以帮助您摆脱贪食症:
暴食症康复秘诀 1:打破暴食和清除循环
暴食症康复的第一步是停止暴饮暴食和催吐的恶性循环。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停止节食。节食会引发暴食症的恶性循环——暴饮暴食和催吐。讽刺的是,节食越严格,你就越有可能对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痴迷。当你挨饿时,你的身体会以强烈的渴望来回应——这是它索要所需营养的方式。
随着紧张、饥饿和匮乏感的累积,进食的冲动变得难以抗拒:你吃了“禁忌”的食物;打破了饮食规则。在这种“全有或全无”的心态下,你会觉得任何节食失误都是彻底的失败。吃了一口冰淇淋后,你可能会想:“我已经失败了,不如再来一次。”
不幸的是,暴饮暴食带来的解脱感极其短暂。很快,内疚和自我厌恶便会袭来。于是你通过催吐来弥补暴饮暴食带来的痛苦,重新掌控自己。但催吐只会强化暴饮暴食。虽然你可能会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但在你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你,如果再次失控,随时可以呕吐或服用泻药。然而,催吐远不能彻底清除暴饮暴食带来的负面影响。
清除并不能防止体重增加
催吐并不能有效清除卡路里,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暴食症患者最终体重增加的原因。进食后立即呕吐并不能消除超过50%的摄入卡路里——通常要少得多。这是因为卡路里的吸收从食物入口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泻药和利尿剂的效果甚至更差。泻药只能清除10%的摄入卡路里,而利尿剂则完全不能清除。服用利尿剂后你的体重可能会减轻,但体重秤上的数字变低是由于水分流失,而不是真正的减重。
建议 2:建立更健康的食物关系
一旦你不再试图限制卡路里摄入,并遵循严格的饮食规则,你就不会再被对食物的渴望和想法所淹没。通过正常饮食,你可以打破“暴饮暴食”的循环,同时仍然保持健康、理想的体重。
注意你的饥饿感。不要等到饿得不行才吃。这只会导致暴饮暴食!只要感觉有点饿就立即进食。
按时进食。不要跳过任何一餐。尽量不要超过4小时不吃饭或不吃零食。
不要限制食物。当某些东西被禁止时,它会变得更具诱惑力。不要说“我永远不能吃冰淇淋”,而要说“我偶尔会吃冰淇淋”。
专注于你正在吃的东西。你是否经常像入迷一样暴饮暴食,甚至没有享受到正在吃的东西?与其漫无目的地进食,不如用心进食。放慢速度,细细品味食物的质感和味道。你不仅会吃得更少,还会更加享受。
技巧三:学会忍受不愉快的感受
虽然暴饮暴食通常是由于过度严格的节食适得其反而引起的,但它也可以成为控制或麻痹不愉快情绪或感觉的一种方式。
下次你感到暴饮暴食的冲动时,问问自己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你是否在试图逃避一种强烈的感觉?你吃东西是为了平静下来、安慰自己,还是为了缓解无聊?如果是这样,与其用食物来分散注意力,不如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花点时间探究一下内心深处究竟发生了什么。
确定你的感受。你的 情绪是焦虑?羞耻?绝望?愤怒?孤独?恐惧?还是空虚?
接受情绪。 试图逃避或抵制负面情绪只会让其更加强烈。相反,你应该简单地接受你正在感受的情绪,不要评判或责备自己。
探索情绪。 探究你正在经历的这种感觉背后的原因。你身体的具体部位是什么?探索这种情绪时,你在想什么?保持好奇心,但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事情。
记住:你并非你的感受。它们并不能定义你是谁。情绪只是转瞬即逝的事件,就像天空中飘过的云朵。如果你接受一种不愉快的情绪而不是与之抗争,它很快就会过去。
一开始,静下心来面对自己的情绪可能会让你感到极度不适,甚至难以忍受。但当你抵制住暴饮暴食的冲动时,你会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必屈服。即使是难以忍受的情绪也只是暂时的。只要你停止抗争,它们很快就会过去。你仍然掌控着一切。你可以选择如何应对。
建议 4:挑战不良思维
暴食症的暴饮暴食和催吐行为往往源于功能失调、自我毁灭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会削弱你的自信,让你对一切事物产生不切实际的负面印象,并让你感到无助、无能和羞愧。但你可以学会戒掉这些不健康的思维习惯。
有害心态助长暴食症
非黑即白的思维。 一切都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至少在你自己身上是这样。如果你不是时刻都绝对完美,那么你就会觉得自己彻底失败了,还不如放纵一下。
情绪化推理。 你说服自己,如果你有某种感觉,那一定是真的。“我觉得自己胖”意味着“我就是胖”。“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意味着你永远无法克服自己的问题。
必须和不可以。 你给自己制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规则(“我不能吃这种食物”、“我必须拿到全A”、“我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如果你违反了这些规则,你就会自责。
给自己贴标签。 你因为自己认为的缺点,或者犯了哪怕是最微小的错误,就给自己贴上贬义的标签。“我对自己的体重不满意”会变成:“我很卑鄙,令人作呕。” 康复过程中的倒退会变成:“我一无是处,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灾难化。 你会立即想到最坏的情况。比如,如果你在康复过程中出了差错,你就会认为自己注定要永远这样,永远没有好转的希望。
挑战这些破坏性的想法
当你识别出导致暴食症的有害心态时,你可以通过问自己以下问题来挑战它们:
- “有证据表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吗?或者不正确吗?”
- “如果朋友有这种想法,我会告诉他们什么?”
- “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看待我的情况吗?有没有更合理的解释?”
- “如果我没有暴食症,我看待情况的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当你把负面想法摆上证人席时,你会发现它们很快就瓦解了。你越是挑战这些负面想法,就越能培养出更平衡的思维方式。
帮助暴食症患者
如果你怀疑你的朋友或家人患有暴食症,不妨和他们谈谈你的担忧。你的亲人可能会否认自己有暴食和催吐的症状,但他或她很可能会乐意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痛苦经历。
无论如何,暴食症都不容忽视。暴食症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岌岌可危。虽然你无法强迫任何人康复,但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们。
如果你的亲人患有贪食症
给予同情和支持。记住,对方可能会采取防御措施或生气。但如果他或她敞开心扉,请不带任何评判地倾听,并确保对方知道你关心他们。
避免侮辱、恐吓、内疚和居高临下的评价。暴食症通常是由压力、自卑和羞耻感引起并加剧的,消极情绪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树立健康饮食、锻炼和良好体态的榜样。不要对自己或他人的外表做出令人不快的评论。
接受自己的极限。你无法“治愈”亲人的暴食症。暴食症患者必须做出决定,继续前进。
照顾好自己。知道何时向咨询师或健康专家寻求建议。应对饮食失调会让人感到压力很大,如果你有自己的支持系统,会很有帮助。